找到相关内容70篇,用时3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窥探诸法实相——缘起性

    存在。它透彻的表明,佛法是在现实经验中,体悟诸法本性空寂,而如实地予以宣说而已。性,不过是缘起现象的本来面目,是本来就有的,只是你能否发现它的存在。  2、对的误解  由于义的深玄和奥妙,它...的人,缘起性恒对立。  如《心经》云:“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。”其中色不二,就是二者的统一。“色即是空”是缘起无自性,“空即是色”是性不碍缘起。因此,说缘起,是不离性的缘起,言性,是不离缘起的...

    德 臻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22349655.html
  • 佛法的宇宙观与人生观

    、无我比声闻更澈底,他将无常、苦都了,所以他不怕苦海。他知道真正的无我,所以他对一切众生敢作自我的牺牲,牺牲了然而并无所牺牲,他把宇宙了,但对于“”亦,所以于空无所留恋。因此他既得人世而不...佛法的宇宙观与人生观  一佛法的宇宙观  “宇宙”等于“空间”与“时间”。但此处所讲“宇宙”不是说“时”的架子,而是说在此时空中所有的实际内容。在佛法称宇宙为“世间”,世间有两种:一是“器世间”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73764388.html
  • 论禅宗的现象

    论禅宗的现象观  张节末    内容提要 从感性经验上,禅宗自然与儒家、道家和玄学自然有很大的不同,它不与自然亲和(庄子的泛神论)、比德(儒家的类比法),也不像玄学借助于“无”和“玄冥”(独...。从庄子大写的自然之“气”经过若干环节转换而为禅宗“”的“色”,其间的变迁不可谓不巨。因此,禅宗的色法(自然观)从美学上依然是极其重要而值得认真考较的。本文试着通过对禅宗“色法”的个案剖析,来理论...

    张节末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22465744.html
  • 禪坐與我

    只是告訴你、看破、消極,那麼,佛 做什麼要乞食、洗足、敷坐、講經?既如幻矣,又何必?那是說不通的。」 我虔誠地誦念綠度母咒,逐漸,鬼魔不再在我幻覺中出現。偶爾,夢見惡鬼來襲,便誦念綠度母咒,心神...遇憂愁忙亂便散了也。」 抗戰時期,常有敵機來襲,每當襲警報鳴起,母親便攜帶我們奔向屋後院子裡的樹蔭底下躲藏。我們趴在泥地上,耳聽一陣又一陣或遠或近的爆炸聲,地面強烈顫動著,又一響驚天動地的開花炸彈,我...

    华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94943360.html
  • 佛教与数学

    离多,多是不离一的。在佛教中,说万物相关,万物一体。一与多,相容相入,一就是多,多也就是一。所以说一中含多,多中含一;一个不是少,亿万不是多,一与多是表里的关系,并没有特别的两样。  二、佛教量  ...  数学是计算数量、量(空间)、时量(时间)之学。数量的计算,好比二加二等于四;量的计算,如形体的几何学;时量的计算,即过去、现在、未来的时间累计。但是,在量(空间)和时量(时间)的计算上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35744515.html
  • 静的诗心与灵幻的境界

    咸酸杂众好,中有至味永。诗法不相妨,此语当更请。   这首诗从题目上,这似乎是一首送别诗,实际上却是从禅僧参寥子的诗谈起,来揭示诗禅相济的道理的。   佛门以“苦”观人生,宣扬对尘世的厌弃。在佛教看来,人生到世上,便处在苦海的煎熬之中。要真正脱离苦海,就要把一切。既要破“我执”,又要破“法执”,那么,出家的僧人更应该是万念俱灰、心如止水了。“百念已灰冷”、“焦谷无新颖”,就是说禅僧应有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41653400.html
  • 无差别相

    故取消约见;或病情更严重了,一紧张就不来了。其实硬着头皮来的话,一切就会OK的,就是因为他没有智慧来观破一切障碍的业缘,就没有办法这些现象,其实这些都是怨亲债主在制造问题,若无智慧就会被它们搞得...其实不在忍辱,而是在修无生法忍。什麽是「无生法忍」?对一切顺、逆、善、恶境界,你的心都不起一念相应,才有能力学到高深的禅定力,此「禅定力」从那里来?从修忍辱而来,修忍辱法证到无生法忍的话,可以证到体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71253538.html
  • 禅宗洪州系福建籍禅师百丈怀海、黄檗希运、沩山灵祐的美学思想合论

    山水”的因缘而被领悟的。禅宗把自然和人生,是基于佛教的因缘和合观的。这种观点认为,自然界和社会人生变动不居,是没有自性的。例如,某一片雪花的飘落是偶然的,并不具必然性,因此它是没有本质的。这就是佛教...于是回房找平时所经文,也未能找出能酬对的句子,只得叹曰“画饼不能充饥”。几次想请沩山点破,沩山不允,说:“我说底是我底,终不干汝事。”香严于是心灰意冷,一把火烧了平时的经卷文字,告辞沩山而去。一天,...

    陈遵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444169718.html
  • 心学与禅宗生态审美观

    儒养心,未尝离却事物,只顺其天则自然就是功夫。释氏却要尽绝事物,把心看作幻相,渐入虚寂去了,与世间若无些子交涉,所以不可治天下。”[13]佛教禅宗的认识对象是性之理。佛教禅宗的目的是一切,获得...人性本善、性之理与封建之理的差异。  关键词:心学;禅宗生态审美观  一、 心学生态审美观  所谓“心学”,是宋明时期陆九渊、王阳明提出的一种以“心”为宇宙万物本原,高扬人的主体性与精神价值的哲学思想...

    邓绍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23273448.html
  • 观今鉴古,觉世育人——专访宗教学者王雷泉

    王教授总结道,“要放得下,还得要拿得起。放得下,就是‘’;拿得起,就是‘入有’。做到拿得起放得下的人,就是一个具有中道智慧的人。”   在现时代,用禅的智慧来促进我们内心的和谐,提升我们心灵的...时间都用在所有能找到的书上了:从少年儿童图书馆,到中学图书馆,再到上海图书馆,离开城市,他也能把公社中学的文史哲书籍个遍,其中就有以后他要读的教材。他到大三时确定研究佛学,一是因为一直以来对宗教的兴趣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6430283389.html